音乐,是人生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古清泉;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
——冼星海
出生于珠江江畔的音乐家冼星海,先后北上求学、远赴巴黎留学学习音乐,归国后辗转上海南京等地,投身抗战歌曲创作与救亡宣传活动,北上抗日奔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并在此谱曲了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
几天后的4月13日,是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的日子,讲述冼星海故事的“天坛奖”入围影片《音乐家》将作为开幕影片进行全球首映。这一天,恰逢《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1939年4月13日)八十周年,在今日重返历史的昨天,《音乐家》剧情内部情感的真挚,不期然间多了几分历史的真实与深沉。
《音乐家》延安首镜仪式
“文以载道”,或许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作为音乐家和电影人的冼星海,他的心境与心气。纪念“不再是保存着重要秘密而缄默不语的石碑,而将是一件文化的标志,来激活我们的记忆,全面地向我们展现逝去的往事”【引自[哈]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娃《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音乐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上)——纪念冼星海》,粟周熊译,《人民音乐》2000年第11期,第24页】,纪念可以透过影像,完成一种有温度、有力量的庄严祭奠。
惯常以诸如大侠乔峰、西楚霸王项羽、常胜将军赵云这类硬汉银幕/荧幕形象示人的胡军,此次放下手中的刀枪剑戟,拿起悠扬的小提琴出演《音乐家》,饰演音乐家冼星海(化名“黄训”),演绎其跨越国界的音乐之旅与家国之思。
故事时间设置为1990年,阿拉木图车站,卡丽娅(冼星海寄宿之家的女儿)手捧鲜花迎接冼妮娜(冼星海之女),(据文章《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音乐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上)——纪念冼星海》中记载,此次见面的契机为:1990年哈萨克斯坦音乐界为纪念冼星海诞辰85周年和逝世45周年,在阿拉木图举办音乐会,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赴哈,与其父生前在哈友人时隔半世纪后首次见面)。因“爸爸”冼星海和“阔克”(对于最亲近长辈和亲人的尊称)黄训,促成了这次跨国相逢,一同追溯共同的“父亲”冼星海跨越时空的亲情与友情。
《音乐家》阿斯塔纳开机仪式
一、以乐会友,以琴为盾
经由照片和信件打开尘封的记忆,一段关于故事的回溯,透过一柱光追溯至半世纪前的1940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化名黄训(后文称“黄训”)和袁牧之一起远赴莫斯科,请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协助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袁牧之编导、吴印咸摄影)进行配乐和后期制作。期间因遭逢纳粹德国突袭,苏联爆发卫国战争,导致影片制作中断,胶片全部丢失。归国受阻的黄训辗转漂泊流亡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经由当地音乐家救助、在此度过的生命旅程的最后一段时光。
逃亡的列车驶向飘雪的极寒之地,随处可见离散的人群。诸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女孩那般透过孩童之眼的战争,更为暴虐。阿拉木图的车站里,唯有小提琴相伴的此行,音乐家黄训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踽踽独行不知归处。音乐家们在战时做出不同选择:长椅上借酒消愁的音乐人一醉方休,满员的剧院里被免除兵役的小提琴家毅然参军奔赴战场,乐团仍旧有人选择继续坚持着,通过音乐演出让观众忘记外面发生的一切(就像战争时代里,电影所带给观众的“梦”那样)。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北京国际电影节自创办以来,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快速成长、壮大,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嘉宾参与其中。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渐渐成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组织和人才相会交流的胜地之一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昨天发布消息,三位大家熟悉的女演员陈数、俞飞鸿、袁泉,将亮相开幕式。陈数在《和平饭店》中,饰演潜伏在日特机关的共产党陈佳影,其富有层次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