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的公交车是真实事件吗
《开端》中的公交车选择在桥上引爆,不禁让人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公交车恶性事故。《开端》原著作者祈祷君曾表示小说原型来源于武汉崖州公交车案,再融合了其他公交车案而成。
关于崖州公交车案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资料信息,但武汉大桥“2·14公交车爆炸案”是能查到报道的。
1998年的情人节,武汉长江大桥上发生大爆炸。此次爆炸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很多是重伤),还有4辆车被波及炸坏或者炸伤,另有多名行人受伤。
“2·14公交车爆炸案”现场
武汉市委、公安局紧急抽调100多名省市刑事技术人员,按分片分段的顺序,对现场2.4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反复勘验,找到大量被炸物品碎片和人体组织。根据炸毁车辆和完整车辆的对比测量,以及紧贴爆炸中心的那张椅子的损坏度,根据死伤者损伤部位算出,车上的炸药量为10公斤左右。
专案组的刑警们反复分析,对武宁县和瑞昌市的户籍和失踪人口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并开展DNA鉴定,确认了作案者的身份,两名男子分别叫曹军和邹昌力,均为江西省武宁县人。
张警官最后知道真相了吗
张成从窗户拿到高压锅,在卡农的铃声下飞快地将高压锅扔到桥下。
这个时候炸弹炸了,离得最近的张成被波及到重伤昏迷,他的徒弟小江冲上去,连忙喊救护车,车上的李诗情和肖鹤云都傻了。
预告播放到这里戛然而止,不少观众觉得循环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因为公交车没被炸,车上的人都还活着,李诗情和肖鹤云不会再进入循环。
除此之外,从原著的角度来看,剧中公交车停下的位置以及张成扔炸弹的场景,跟小说中的结局差不多,所以更加坐实13集循环结束的说法。
因此很多观众认为,后面的14、15集应该调查司机和大婶为何会谋划爆炸案,以及曾经发生在他们女儿身上的故事。
大家很有可能被正午阳光给骗了,13集的预告是个“障眼法”,其实循环并没有结束。
如果不用原著的结局,正午阳光要拍摄一个新的结局,那么第13集就是最好的障眼法,真正的点睛之笔在最后两集。小七并非信口开河,不信的话,你听我分析。
首先,张成牺牲。作为本剧的灵魂人物,李诗情和肖鹤云能解开谜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张成给他们提供线索,无意间告诉了他们如果发生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
如果张成牺牲,那么在李诗情和肖鹤云堪称完美的计划中,还是出现了纰漏,张成成了整个事件中唯一的牺牲者,李诗情和肖鹤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他们会选择再次进入循环,找到更好的方法。
其次,正午阳光不会花两集的时间放在回忆上。如果循环真的在13集结束,那么接下来的14集和15集都是探索真相,寻找司机和大婶的动机。
两集的剧情调查一个动机,这不是正午阳光的风格,既然选择只拍摄15集的短剧,那么正午阳光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如果两集都跟循环无关,那就真的烂尾了。
还有,定时炸弹是误区。在13集的预告中,在紧要的时候,大家是否听到了卡农的声音?在《开端》的故事设定中,卡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线索。只要到了13:45分,卡农的声音就会响起来,炸弹就会引爆。
如果炸弹是定时的,那么在张成拿到炸弹的时候,卡农的铃声就响起来了,炸弹应该立马引爆才是,张成哪里有时间从公交车附近跑到桥边,然后扔下炸弹?
从一开始,都以为炸弹是定时的。李诗情和肖鹤云的推测的时候也是这么假设,但他们没有想到,炸弹如果是引爆的呢?引爆装置其实就是压气阀呢?
如果事先知道这一点,只要把炸弹远离司机和大婶,张成也不需要将炸弹扔到桥下,直接给爆破专家来处理,他们只需要控制住大婶和司机就好了?
炸弹不是定时炸弹,在原著中有提及到。但因为原著中循环结束,也没有人员伤亡,所以没有细究。但要是改编成影视剧,将不是定时炸弹作为重要一环,那么最后一个循环会成为本剧最高光的一幕。
因为谁都不会想到,炸弹不是定时的,卡农的铃声就是个障眼法。
如果13集不是最后一个循环,李诗情和肖鹤云在看到张成牺牲之后,内心悲伤不已。从小江那里,他们得知炸弹并非定时炸弹,愧疚感更深。本以为循环结束,谁知在两人睡着之后,再次进入循环,这一次,他们将上一次循环的做法重演,只是在发送短信的时候将定时炸弹改成炸弹。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平安无恙,司机和大婶被警方控制,车上的人成功解救,循环正式结束!
《开端》最后怎么抓住凶手的肖鹤云和李诗情从下车自救到打破隔阂并肩作战,努力阻止爆炸、寻找真相,他们联合警察以及车上的热心乘客们一起制服了精神不太正常的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