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他当了70年老二,留下700亿遗产,还有一套“老二哲学”(2)

2017-03-14 09:22:38    月夜幻影  参与评论()人

除了自己勤奋之外,王永在还特别注重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一方面,他会给每位高管压力,让大家重视自己的工作,比如他在填海造陆阶段对负责财务的副总吴欣哲说,“吴先生,利息加上财务费用一天要六千万元咧”;另一方面,他又会卸下每位高管怕做错的心理包袱,鼓励大家勇于任事,在做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套方法论。在这方面,六轻种树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六轻位于海边,风沙很大,风沙中含有一种具有腐蚀性的盐砂,这种盐砂会加速工厂折旧。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在建厂时种树。起初,项目负责人觉得这个工作很简单,买来树苗种上即可,但后来发现还要解决淡水和肥料的问题,而淡水不能抽地下水,因为本来就是填海造陆,肥料也不能用化肥,怕土壤盐化和钙化。为寻求解决方案,他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通过回收利用工厂的废水和剩饭剩菜,来提供淡水和肥料。当负责人向王永在报告时,他盛赞:“好、好,对、对、对、对、对,这样做就对了。”

只要下属勇于任事,项目做成了,王永在自然高兴,就算没有做成,他也不会批评。一位高管回忆,“当年我们做PDP(等离子)电视,后来被LED电视取代,损失了80亿元新台币,总座一句话也没有说。你想,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公司会怎样?”王永在则说,“如果做事要很成功才敢做,就会很保守。只要是认真做事,做错了也没关系。”

+

王永在不怕失败,但怕团队没有定力和做事的冲劲儿。他常对下属说,做事业就是不能惊,而且有进无退。一旦团队做成事情,他就大加奖励,并把功劳归给团队。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老了,头脑硬邦邦”,“我不知道,都是别人做的”。

有台湾媒体评论,王氏兄弟一方一圆,一冲一收,乃绝配,很互补,王永在缺不了王永庆,王永庆也缺不了王永在,兄弟俩共同缔造了台塑传奇。

+

“和平共掌”家族企业

六轻投产后,台塑的规模进一步做大,稳居“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宝座。而此时,王永庆已接近80岁,面临安排接班人的问题。

一开始,王永庆希望由自己的长子王文洋接班,这也是当时整个集团的共识。

王文洋天资聪颖,24岁便拿到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化工博士学位,1980年则进入台塑体系,从基层做起,一步步晋升,到1989年已升入集团总管理处。由于是公认的接班人,王文洋经常被代理商围着,出入一些交际场所,举止常有“脱序”之处,有时甚至影响到工作。

+

王永庆出走美国时,本来安排王文洋执掌“六轻计划”,可惜王文洋历练不足,未能快速推进项目,年逾七十的王永在这才被安排到第一线,而此后,王文洋几乎不再过问六轻项目。

这时候,王文洋的接班地位已经动摇,而不久他又干了一件自毁前途的大事。1995年,王文洋与台大硕士生吕安妮的婚外恋被媒体曝光,引发台塑股票大跌。事发后,王永庆要求王文洋离开吕安妮,但王文洋拒绝了,他甚至对老爸呛声道,“你还不是一样娶三妻四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