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血战钢锯岭》
凤凰网娱乐讯(文/红袖添饭) 关注近几年的娱乐新闻的话,会发现梅老师(梅尔·吉布森)真的很霉,几乎都是负面新闻。今年好不容易主演了一部新片(《血父》),还是那种仅仅在二、三十块银幕上映的小片,无论是市场还是评论界,都没引起半点反应。
这样的梅老师,无疑是尴尬的;人们不禁担心,曾经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北美R级片票房纪录保持者,是否真的到了“廉颇老矣”的阶段。
幸好,《血战钢锯岭》替梅老师扳回一城;目前不仅媒体评论、和观众口碑双双飘红,甚至不少评论看好它在奥斯卡上斩获几枚技术奖项。
那么,《血战钢锯岭》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梅老师咸鱼翻生呢?
因为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具体的情节,大伙看电影时自然会了解,这里不累述。个人觉得,比故事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梅老师找到了这个符合自己世界观的题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将它表现了出来,因为一切都契合梅老师的本心,所以这种幕后的激情也容易透出银幕,进而被观众感受到。拍电影虽然是件挺复杂的事儿,但有时候让人感动又可以很简单,直指人心就是了,《血战钢锯岭》就是这么做的。
在自由派大行其道的好莱坞,近几十年来的战争题材,都打着“反战”的大旗。本片主人公在战场上的特殊行为,让一部分国内媒体在介绍时,也给该片贴上“反战”的标签。其实,这是个一厢情愿的误解。
和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梅老师是个坚定的保守主义分子。不是说他们一定好战哈,他们也反对无谓的战争,更反对侵略性战争,但他们的“反战”,更多是从普通士兵的感受出发,一般以士兵在战场上会经受的磨难为表现视角。而且,他们镜头下的主人公,首先是尽职尽责的战士,多半在战场上表现异常神勇,并非那种在战场上怂得一逼、却以反战为怯懦借口的文青。说白了,梅老师执导战争的特点,是宣扬作为战士的个体与群体在战场上的正面形象,是“既然要打,就要打得像样”的精神,至于个中伤痛,作为老爷们应当硬抗下,这才是男儿本色。
加菲饰演男主
比如说,就影片主人公对其独特信仰的坚持,换一个更文艺范的导演,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要尊重少数派信仰”、“信仰平等”那一套。但梅老师更多是从“个人坚持信仰的勇气”这个视角来表现,着眼的是个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具体表现,而非信仰本身。说白了,就是股“轴劲”;如果剥除信仰的内容,单从坚持自己信念、无怨无悔、百折不挠这点来看,梅老师过往导演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华莱士还是耶稣,其实都是一个路数。
可以说,全片所有戏剧情节,都是为了烘托主人公坚持信仰的勇气、而设置的磨炼。在《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对信仰的坚持,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威胁,一是凶险的战场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战友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