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影视焦点 > 正文

这部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燃片,让沉寂多年的他咸鱼翻身!(2)

2017-02-24 16:52:25    凤凰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战场因素比较好理解,这也是本片最为直观的卖点:一个坚持不碰武器的士兵,不仅在二战时伤亡率最大的战役中生存下来,还做出了拯救数十名战友生命的壮举,这当中的故事,是个人都会好奇。

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勇壮举,电影对战斗残酷性的描绘,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事实上,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从来没在银幕上见过这么多的尸体,而且是各种支离破碎、脑破肠流的尸体。神经脆弱的观众,没准有些接受无能。尤其是当出现一些以尸体为工具的镜头时,部分秉持“死者为大”的观众,可能会被震惊到反胃。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场景,有不同的拍法。《血战钢锯岭》为何将战斗场面表现得如此触目惊心呢?前面说过了,梅老师不是那种通过表现战争的残酷、来激起观众反战情绪的导演,他将战场描绘得如同活生生的地狱,不外乎是为了烘托主角及其战友的英勇形象。

残酷的战争场面

如果审视梅老师对战斗场景的表现手法,这点会看得更清楚。《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的抢滩戏,斯皮尔伯格主要采用的是角色的主观视角,但却借助手持摄影来尽量客观地还原那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果说那叫“客观的主观”,梅老师在《血战钢锯岭》中的战场表现手法,就是“主观的客观”:表现的是全知视角的画面,但镜头的组合、运动乃至画面构图,都加入强烈的人工渲染,比较典型的是诸多慢镜头的运用,让士兵中枪、手雷爆炸、火焰枪喷射等画面,俨然具有油画般的美感——这种“美感”,无疑和真实的战场感受大相径庭,其作用,是让主人公经受战火洗礼、成就英雄壮举的过程,披上一层神圣光环。这与《耶稣受难记》中、通过刻意表现酷刑之血腥程度、来烘托耶稣自我牺牲的感召力,是如出一辙的。

可能在方家眼里,梅老师这种手法无异于添油加醋,显得不够微妙高级,但在快速刺激观众情绪方面,的确很有效。

梅老师是聪明的,他知道单单烘托主人公,只会让这个故事显得过于神奇而失去可信度。因此,描绘战友态度的转变,就变得很重要,可以为主人公的战场故事、提供更有人情味的一面。对战友之情的重视,是梅老师或伊斯特伍德这种保守派的特色。比如本片中,也不乏类似《全金属外壳》那般对魔鬼教官、与欺凌弱小的描绘,但当战斗真的打响后,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主人公以其英雄赢得了战友的尊重和感激。

不知是否出于“反战就要反对一切”的目的,战友情谊,在新好莱坞派崛起后的一系列经典战争片中,多少被忽视甚至被扭曲了。事实上,战友是最牢固的一种人际关系,某种程度上比亲情、爱情还忠诚。作为一名军人的后代,个人认为,这样一种强烈的关系,还是值得主流电影正面表现的。

正因为有这样对战友之情的表现,片中一些配角的形象,才显得丰满。比如那位曾经主力欺凌主角的史密提·莱克(Smitty Ryker),他与主角的互动细节,就处理得比较成功。这位角色的命运,也因此让观众分外揪心。

片中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