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大师哈内克《快乐结局》为何遭差评?观众需二次创作(3)

2017-05-24 08:32:34    凤凰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快照式呈现人物

哈内克曾说,“我喜欢用侦探小说的手法把观众紧紧抓在座位上”,《快乐结局》正是如此,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场景中编织又隐藏了很多可待解码的信息点,而这些正是解开以上困惑的关键,解开未知密码的正是观众本身。譬如,

在乔治的生日宴上,安妮的儿子让大家给做饭的移民管家太太鼓掌,在场的人都没有反应,这个镜头很短,是抓拍式的,但它闪现的是安妮儿子对于移民的立场,或许也能侧面体现出是他后来扰乱妈妈宴会的缘由之一;当乔治在路上想寻求黑人移民帮助时,一位白人出场,似乎是在驱逐他们,哈内克处理这个场景的方式是用车声盖过他们对话的声音,让观众从他们的肢体互动中自我理解,这个快照式的生活事件仿佛就是欧洲移民与白人矛盾问题在全片中的显像点与浓缩点;安妮儿子边唱Sia的《Chandelier》边精神失常地跳舞,如果观众了解了这首歌的歌词和MV的创作背景,可能就是解开他疯狂行为的另一个通道。

《快乐结局》是哈内克从《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到《巴黎浮世绘》后的又一次对于碎片化叙事理念,悬念和冲突制造方式的一次递进与改进。一个个片段场景看似松散连接却可以无限延展出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广度和人物关系的深度。《快乐结局》是哈内克特意打造的未完整的作品,对这个文本和影像的二次整合创造是观众,只可惜,有人中途放弃,有人沉沉睡去,能接受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像只剩真正喜欢哈内克作品的影迷了。

本文系凤凰网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