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星光灿烂 > 明星新闻 > 正文

春晚文化,在数字时代重生

2018-02-16 11:22:4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语言类节目一直是春晚的亮点,这和“让辛劳一年的人们高兴、放松和欢喜”的春晚创作初衷有关。80年代的春晚舞台上,经过新中国改造的新相声艺术承担针砭时弊、嬉笑怒骂的功能,马季、姜昆、冯巩等成为最早的一批电视明星。90年代从话剧教学手法借鉴过来的小品成为香饽饽,更加通俗化、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小品成为春晚的压轴菜。2010年以后,以开心麻花为代表的都市喜剧小品取代了东北风格的小品,显示出观众欣赏趣味的变化以及春晚希望吸引青年都市观众的努力。

春晚的自我更新还体现在与不同时代的新兴媒体展开合作。如八九十年代的电话热线,90年代末期兴起短信投票,以及新世纪以来与微博、支付宝、微信的合作。正是这种在表演形式、舞台风格上既保持固有特色,又不断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使得春晚成为每年最受关注的综艺大餐。

春晚的文化象征意义

春晚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就像春晚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黄金时间播出一样,春晚与守岁、吃年夜饭、家庭团聚等民俗结合起来,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和谐,也象征着社会共识的达成。

首先,春晚的“语法”是总体性的,试图全景式地展现国家和社会的变化。相比娱乐化、低龄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这一象征性的舞台上,春晚既要有对国富民安、国计民生等大事的关注,又要对家庭矛盾、养老、婚恋等柴米油盐的小事有所反映;既要表现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和愉悦,又要对守护边疆的战士、在工作岗位坚守的普通职工以及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送去新春祝福;既要照顾中老年观众的文化趣味,又不能忘记“小镇青年”和广大乡村观众的欣赏习惯。这使得春晚成为分众化时代少有的带有全民色彩的文化舞台。

春晚还呈现出一种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从80年代开始,春晚不再是整齐划一和自上而下的文化宣传,而是试图吸纳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文化形式。一是,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比如从1984年开始邀请香港、台湾演艺明星参加春晚,这不仅推动港台流行文化在内地传播,而且实现了内地与港澳台的文化融合;二是,高雅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汇,既有男高音等美声唱法、京剧、昆曲等国粹经典,也有娱乐演艺明星的成名曲,还要有出身草根等非职业达人们的才艺表演;三是,民族文化、小众文化等的展示,每年春晚,少数民族舞蹈和歌曲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一些受到青年人欢迎的节目也会闪亮登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