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专访《欢喜密探》编剧:把喜剧“玩弄”于股掌之间(3)

2016-12-02 16:46:52  环球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石铭华:关于这部剧的包袱和段子其实有些遗憾,因为编剧团队的配合问题,有些包袱和段子不符合古装戏的语境和语态,穿越了。有些偏离了主线剧情,有些过于偏重客串明星,这一定程度上把这部剧严丝合缝的故事主线割裂了,降低了叙事方面对观众的“粘性”。另外有些集数包袱过多,观众本该跟着剧情走却变成了跟着笑料走,本该跟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却变成了数笑点。这些都是我们创作者需要反思的。当然,遗憾在所难免,在遗憾中再接再厉就好。

五、 严肃的创作态度是保障

记者:写喜剧是不是特别好玩儿?

石铭晖:谈到创作其实没有好玩的。喜剧最早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几千年历史了,是一门大学问。虽然我们是学电影的,但很快就发现电影虽然诞生的时候没有戏剧性,但是流行起来成为产业和文化却远远离不开戏剧性。所以入行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戏剧理论,当然,研究更多的是喜剧理论,一直把喜剧当成学问来做。所以创作过程中也一直保持着严肃的心态,这样才不至于逗笑了自己却逗不笑观众。

石铭华:我们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把喜剧玩弄于股掌之间,当然玩弄是贬义,要加引号的。其实是对喜剧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最后做到信手拈来,能通过我们的作品带给人思考,带给人欢乐,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最高兴的事。

六、 是否蕴含悲剧性决定喜剧的层次

记者:看了弹幕和很多评论,这部剧的大结局看哭了很多观众,这个在创作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石铭晖:其实我们之前谈过这个话题,就是“喜剧的最高境界是悲剧”,喜剧戏核当中蕴含着悲剧性的才是高级喜剧。一是说创作的时候要有创作悲剧的严肃心态,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否则出来的喜剧就成了杂耍。二是说一部优秀的喜剧永远是笑中带泪的,笑过之后,要给观众带来一种欣赏到优秀悲剧之后的感受,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三是因为喜剧的心理机制之一是“优越感”,也就是观众看到剧中人受折磨时,自身产生优越感,所以会笑。但是对剧中人来讲,这些不但不可笑,反而是悲剧性的。所以创作者对待喜剧人物必须怀有悲悯之心。

石铭华:就《欢喜密探》这部剧来说,一个善良油滑的小驿卒、一个没心没肺的青楼女子先后成了洪帮密探和清廷密探,在求生保命的同时阻止一场场杀戮这个戏核显然是蕴含着很强的悲剧性的。另外,牛大宝、春花、袁玉娥、沈铃儿、龙定海、茅罡、裘清月、一口鸟、范惜逢、陈枉然、龙牙、郑风华等等这些人物看起来都是喜剧人物,但其实他们的命运也都是悲剧性的。牛大宝、春花、袁玉娥和沈铃儿这些有情人因为时局生离死别,龙定海、茅罡、裘清月和一口鸟作为当权者身陷私欲权欲不能自拔,范惜逢、陈枉然、龙牙和郑风华等人一心复明却逃不过历史车轮的碾压。相信观众一路笑到最后,会被这部剧所蕴含的悲剧性所感动和感染。

记者:不少观众从大结局看到了鹿鼎记的影子,这是创作时有意的吗?

石铭华:因为我哥哥对历史比较有研究,所以构思剧本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勾连一些清代史实,其实和《鹿鼎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思路相似,因为两部作品都是清代的背景,所以这样叙事上就难免有交织。

石铭晖:我们特别喜欢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他老人家也算是我们的文学启蒙导师,所以不敢冒犯,大结局算是一个致敬吧。希望观众看过这部剧以后能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和一种亲切感。

石铭华:很多观众在看完大结局后都说要重温《鹿鼎记》,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年轻观众去感受我们的文学启蒙导师的经典名作,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作业把老师的作品介绍给了更多人,让更多人去喜欢他,这让我们很欣慰。

(责任编辑:郭一楠 CK001)
关键词:欢喜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