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止步于此,《月光男孩》也就仅仅是一部令人唏嘘、让人感怀的电影;但本片最终超越了泛泛的关怀,而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要详细说明这点,难免不会剧透。这么说吧,如果看过余华《活着》原著,会觉得与老谋子电影改编的境界不太一样。后者纠结于小人物人生境遇的起伏,让人泪奔,让人觉得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小人物活着真不容易。论境遇,小说结局其实更惨,但余华最终将对悲惨境遇的唏嘘,提升为对生命的洞彻,主角看似“认命”,其实从他身上,反映出万千普通人顽强的活法: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如何?活着,就该坦然。这样的心境,看似渺小卑微,真的想通了,未始不是一种壮阔的美。
《月光男孩》剧照
看完《月光男孩》,也有那般“通达”的感觉。有那种感觉,影片的故事,就不只是个“非典型”黑哥们的个体成长,甚至都不是黑哥们群体生活的审视,而是对纯粹的生命的感悟。
感悟要深入人心,没有相得益彰的艺术手法,也是不行的。很多在文本层面荡气回肠的故事,转换成影像就变得俗套、甚至沦为不堪的,也不新鲜。好在《月光男孩》的视听语言,和它的人物特质及故事意蕴一样,既平常又不平凡,于简单自然中,散发着丝丝灵气。
影片大量使用手持摄影,给观众提供了更为贴近生活的真实视角;但其运镜,又不完全像是纪录片那般直白,很多时候,镜头的运动,有一种和画面内容共舞的态势。这种明显能被感觉到的镜头运动,能让有视听语言训练的影迷,强烈地感受到主创的细微用意。在不同的场景中,镜头的存在感也是不同的。这种若隐若现的主创意识,也让敏感的观众,保持对剧情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既能真切地融入情节中去,也能水到渠成地欣赏电影的美。
为了拉近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片中用了大量的人物特写镜头,其中绝大多数又是浅景深画面。这种基本技法,通过模糊人物周遭环境与背景,让角色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更为凸显,从而对观众的感官和心理,形成更为强烈的震撼。
影片的其他画面技巧,则用得比较隐蔽。比如说色彩,通过后期数字调色,《月光男孩》一反此类真实题材作品的朴实,全片色彩极为浓烈饱满。但因为是以冷色调为主,所以看起来并不俗艳,更多是渲染了一种忧郁隐晦的氛围(蓝色调)。特别是联系到原著全名: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联系到Blue一词的双关语意(蓝色/忧郁),色彩对全片意境,有着微妙的渲染与提升作用。
影片三个章节,在调色上也有不同的考究,据说分别对应富士(Fuji)、爱克发(Agfa)、以及柯达(Kodak)三种质感略微不同的胶片效果。比如说富士胶片比较突出人物肤色,让“种族”这个主题更鲜明;爱克发胶片则呈现偏蓝,更容易突出第二章中夜幕下海滨那一重头场景;柯达胶片成色最为艳丽饱满,对于第三章伤感与圆满兼具的氛围,也有锦上添花之功。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表演。本片亲切自然的那份观感,除了故事与影像外,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演员的表现。媒体多关注娜奥米•哈里斯(Naomie Harris)洗尽铅华的演技,但就个人口味而言,那种明显“奥斯卡相”的表演,反倒不如更内敛一些的几位男主角动人。单看体型,主人公三个不同时期的演员,仿佛相似度不够而有些突兀,但在全片极力营造的氛围内,有一个特征有连贯表现就够了,那就是主角的眼神。据说,导演也是依次来甄选演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