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影视焦点页面 > 正文

“臆象宇宙”德中科幻电影展映在京举办

2019-03-14 16:00:37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未来会是什么样?科幻电影为我们呈现乌托邦或异拓邦似的未来图景。它的诞生过程往往又刻上了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潮的烙印。2019年3月22日至31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未来事务管理局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举办“臆象宇宙——科幻电影系列展映和讨论”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德中科幻电影史,探索科幻的诸多可能性及其对于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臆象宇宙”德中科幻电影展映在京举办

“臆象宇宙”德中科幻电影展映在京举办

中国电影史上没有科幻片?

《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发中国舆论提出“2019: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中国影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科幻片,最早科幻题材的电影甚至可追溯到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与《流浪地球》一样,文革之后的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也是一部由科幻作家(童恩正)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该片具有明显的冷战影响痕迹。1986年第五代著名导演黄建新执导的《错位》,站在今天回看,观众依旧能够惊讶于它的先锋性:影片中的机器仿生人反抗自己的创造者,故事同时犀利地批判了当时的官僚主义作风。上述两部入选此次展映的影片可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但科幻电影在中国却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电影类型,或在电影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德国科幻:构建“世界观”,反思当下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三体》作者刘慈欣谈到了西方科幻作品与中国科幻作品的区别,在他看来,前者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传统,往往是一些改头换面了的带有科技成分的圣经故事。对于德国批评家格奥尔格·赛斯伦而言,刘慈欣的这一重要观点主要是针对英美科幻作品而言,而德国科幻的这个特点并不十分明显。在德国,科幻作品往往是围绕某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世界观所展开的探讨,不同程度上结合了对当下的评判和反思。科幻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科幻电影从一开始就蒙受着各种质疑,它被认为要么是充当某一特定的国家或社会形态的宣传工具(譬如《大都会》当年就曾被质疑宣扬“劳资和解”,因其与纳粹鼓吹的“手脑结合”的观念相左),要么便是针对类似的国家或社会形态所做的公开或隐蔽的批判,或是对前者的一种超越——诚然,德国“新浪潮”运动中为数不多的几部探索性的科幻作品,尤其是莱纳·韦尔纳·法斯宾德的《世界旦夕之间》是带有旗帜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