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项日本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早点吃晚餐,有助于改善血糖波动,以及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谢状况。这里的早点吃晚餐,是指晚6点。研究发现,提前吃晚餐,第二天24小时血糖水平就较晚9点吃明显有所改善。
关于晚餐的研究还有很多,除了什么时间吃,吃什么也很重要。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晚餐细粮、肉类吃得多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而吃素及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早饭吃得晚有什么影响?危害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早饭吃得晚的影响有血糖不稳定、能量供应不足、代谢减缓等。具体分析如下:
1、血糖不稳定:早饭可以提供给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使血糖保持稳定。如果早饭吃得晚或者不吃早饭,血糖就会下降,引起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能量供应不足:早餐是给身体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机会。吃早餐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如果早饭吃得晚,可能会导致体力和注意力下降,影响工作或学习表现。
3、代谢减缓:人体的代谢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早饭吃得晚,身体会以为进入了饥饿状态,从而减缓代谢,导致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不利于减肥和身体健康。
除以上影响外,还可能出现其他影响,例如胃肠不适。建议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早饭吃得晚可能有困倦、长胖、便秘、出现肠胃疾病等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困倦:早饭吃得晚,体内没有食物来提供活动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就会使人出现困倦、疲劳、无法集中、精神不振的情况。
2.长胖:早上处于饥饿状态下,身体会优先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果早饭吃得晚,为了补充所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会导致中午和晚上吃得更多,使人长胖。
3.便秘:早上肠胃蠕动比较慢,消化也比较慢,如果早饭吃得晚,中午晚上再进食,加重肠胃消化负担,消化不充分的食物容易堆积在肠道内,引起便秘。
4.出现肠胃疾病:早饭吃得晚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影响胃酸分泌和胆汁排出,可能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
一般来说,早饭最好在七点-八点的时候吃,建议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5月27日晚,汪小菲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他与新婚妻子Mandy共享烛光晚餐的画面,画面里汪小菲与Mandy伸出一只手甜蜜比心,大秀恩爱。据悉,二人刚在白天官宣了领证结婚的好消息。
一个经常早醒的人要警惕4种病,在临床医学上将凌晨2点至4点醒来,醒后再也睡不着的情况称为早醒。早醒的人大多睡眠时间不足,次日会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