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2025-03-18 16:32:37
刘晓庆回应出演中年婚宠短剧:曾遭朋友质问太丢人15:03 刘晓庆回应出演中年婚宠短剧:曾遭朋友质问太丢人15:03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白鹿和欧豪主演的年代剧《北上》收视率一直很高。中间曾断更一阵,热度有所下降,但复播后收视率大幅回升,持续破3,稳定在榜首位置,走势越来越好。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尽管收视率不错,但该剧自开播以来争议不断,差评较多。目前播出过半,豆瓣评分7.3分,在近年央视年代剧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许多网友调侃,这部转型之作让白鹿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热度和口碑都还不错。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有些观众认为豆瓣7.3分偏低,觉得这部剧值得更高分数。从台词到镜头再到立意,《北上》表现都不错:父辈组和少年组的双线交织、花街群像的成功刻画、小人物命运与大时代浪潮的牵绊,以及运河兴衰对沿岸人民生活的影响。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作为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剧集,《北上》以京杭大运河为脉络,展现了江苏地域文化的厚重感。剧组复刻了昆山巴城老街、常熟铁琴铜剑楼等历史地标,并通过136处细节改造重现90年代市井风貌,甚至将光绪年间的匾额、非遗草木染工艺等真实文物融入场景。这种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使剧集成为“影视+文旅”融合的典范,带动取景地游客量激增40%。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年代细节的还原也令人印象深刻。剧组动用6000余件道具,从报纸糊墙的杂货店、刻有周杰伦歌词的课桌,到二八自行车和随身听的机械声,打造出可触摸的90年代质感。剧中非遗元素如乱针绣《运河千里图》、苏州评弹不仅推动剧情,还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常州乱针绣订单量因剧集热播暴涨,非遗工坊甚至需紧急培训绣娘应对需求。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女性群像的真实力量也是亮点之一。与“伪大女主”剧不同,《北上》聚焦三代女性的平凡与坚韧:马奶奶的豁达、夏凤华母亲的乐观、谢望和母亲的果敢,以及年轻一代夏凤华的“野草般”生命力。这些角色在柴米油盐中诠释了“柔中带刚”的生存哲学,被观众赞为“撕开流量剧伪装”的真诚之作。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然而,这部剧也有明显短板。首先,原著是一个清朝的故事,电视剧则从2000年讲起,重点放在2007年和2014年的当代故事,这使得原著粉难以接受,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此外,剧中虽然有年代感,但细节不严谨,如葛思维跨地区入学插班的合理性、高三学生时间管理松散等问题。昏黄滤镜与80年代风格混杂,未能精准捕捉90后青春特质。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叙事节奏也备受吐槽,前期为铺陈群像,剧情零散,背景音乐过载、角色对话“喊叫式”表演,导致观感嘈杂。原著中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被压缩为青春三角恋,削弱了历史厚重感。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演员演技引发争议,欧豪饰演高中生时法令纹与沧桑感让观众直言违和,用力过猛的表演被批油腻。白鹿为贴近角色涂黑皮肤、戴牙套,却被指刻意扮丑,失去角色灵动性,演技也被诟病。相比之下,小演员的出色表现反衬出成年选角的失败。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北上》是一部品质剧,在文化价值与制作水准上有优势,文化底蕴、老戏骨演技、细节还原都是加分项。但缺陷也不容忽视,年代失真、剧情漏洞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比同类作品,《父母爱情》、《人世间》等神作靠的是全员演技在线与剧本零硬伤,而《北上》显然未能达到这一高度。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瑕不掩瑜,7.3分还是非常合理的。对此,你怎么看?认为分数高了还是低了,还会有大的变化吗?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央视剧《北上》开分7.3,白鹿松了口气了,这分数高了还是低了? 瑕不掩瑜之作。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卢其龙 CL088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