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完全是因为梁实秋的文字,让我对北京的本地饮食产生了兴趣。我甚至在微薄的生活费里省下些结余,按图索骥地找到了几处梁文中记述的小吃。这种寻找一直持续到了我工作以后。所以,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才勉强地觉得自己成了半个“加儿化音的北京人”,因为,除了豆汁儿,所有北京的知名小吃我都能坦然接受,并且开始喜欢了。
那时经常去的有西单的庆丰、磁器口的锦芳、护国寺和隆福寺小吃店,灌肠、爆肚、炒肝、卤煮……真说不好哪家儿更出色。既然是平民美食,味道重要,还得方便,因此店铺名头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离得近,吃着顺口就好。
就像在兰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的拉面馆,您喜欢马子禄的汤,我可能更馋萨达姆的油辣子。重庆也是这样,您每次都去南山的猪圈火锅,我却以为解放碑赵二火锅更巴适。或就像我当年最喜欢的一家北京小吃店,是在南池子的南口,名字叫“晨光”还是“晨曦”我都不记得了。他们家除了褡裢火烧皮儿薄底儿酥馅儿香,门钉肉饼也做得好。
还有一个特别的东西:炸豆腐汤。
开始吃不惯,后来上瘾。一排碗里放着漫炸过的豆腐,师傅用勺子把豆腐放进漂着虾米皮的清汤里轻烫几下,再倒回碗里,然后用一小铁片勺,依次加进酱豆腐汁儿、芝麻酱、韭菜花儿和葱花香菜,把小勺往碗边上一靠,得嘞!尤其在隆冬的北京晨曦里,坐在皇城根儿的红墙底下,喝上这么一碗,香气迷离地顺着喉管而下,舒坦极了。
吃多了会发胖是全宇宙说得最多的废话,有时候在大街上看着一些大摇大摆,带着一身脂肪在艰难行走的人,狗狗就想,这是一个热量的地主富豪啊! 和热量和平相处,成了地球人的一个共同理想! 然鹅,貌似艰难的事情
台湾的赌王有很多儿子,前段时间,三房的儿子何猷启宣布结婚,还被爆出有了女儿。做了人家的女婿,在母亲节肯定要表表孝心。当天,何猷启带着妻女现身机场,携带很多行李,看来准备去丈母娘家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