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原型谢兴昌
马得福带着村民搬到玉泉营经济开发区的第一天,一场遮天蔽日的大沙尘暴把好几位乡亲又“刮”回了西海固老家。这个场景将谢兴昌一下拉回24年前:贺兰山下的茫茫戈壁上,没有一棵树、一座房,刚刚搭好的帐篷瞬间即被大风卷走。
面对乡亲的埋怨,那年42岁的谢兴昌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彼时他是宁夏西吉县红太村的党支部书记,是他带着红太村的村民自发搬到贺兰山下,面对这样的环境,今后要怎么干、干多久才会过上好日子?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一批批移民就像剧中的水花那样有韧性、有闯劲儿,最终在贺兰山下扎了根,过上了好日子。如今看着《山海情》,谢兴昌心里既有自豪,也有骄傲:“给孩子们,给父老乡亲有个交代,证明我移民搬迁这个道路,走得特别正确、非常正确。”
今日闽宁镇。闽宁镇政府提供搬出西海固今年66岁的谢兴昌是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他的老家在宁夏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
谢兴昌在红太村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辛,父亲在他6岁时就已去世,母亲则独自一人拉扯着家里7个孩子长大。谢兴昌记得,曾有长达6年的时间,家里吃饭没有尝过盐的味道。
村里领导看谢兴昌老实本分,家里条件又十分困难,1974年时,便将宁夏固原卫生学校一个读书名额分给谢兴昌,让他去读书,毕业后当一名红太村的村医。
移民前的西海固农村,百姓拉水吃。闽宁镇政府提供就这样,谢兴昌第一次走出山沟沟里的家,到固原去读书。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也格外刻苦。每日学校熄灯后,谢兴昌都会点上煤油灯再继续背书直到深夜。本分、刻苦的谢兴昌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入学当年谢兴昌便主动提交入党申请,1975年,谢兴昌正式入党。后来,再回到红太村的谢兴昌成为了一名村医,没过几年,他又被选为红太村村委会主任。到1997年,已是红太村党支部书记的谢兴昌,在村里日子也过得数一数二的好。但尽管如此,全家一年毛收入也不过1万元。
得宝,他与麦苗的爱情马拉松也终于到了终点,二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么得宝这个角色在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原型呢?在日前的《大戏看北京》的节目中,得宝这个人物的原型就出现了。
《山海情》金沙滩原型是哪《山海情》的故事不是根据哪一本小说改编的,而是编剧团队在西海固地区实地采编得到的素材,然后再按照故事线进行编纂,其实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原型。那些事都是真实的。
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正在热播,在网上网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记者日前走进剧中故事发生地——宁夏闽宁镇,找到男一号马得福的原型人物谢兴昌,和他一同追忆20多年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