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宣祥友:痴心一片

2017-08-11 16:45:59    中华网娱乐综合  参与评论()人

这部新鲜却又传统的庐剧,是名副其实的“大制作”。台上演员三十余人,全体工作人员更超过八十人。演员中有好几个民营庐剧院团的团长;安徽省舞台美术学会,五个副会长里有四个都在幕后工作;乐手们有的来自安徽省民乐团,有的来自其它民营庐剧团。用宇洪杰的话来说,这部新排庐剧集结的是四面八方的力量。

把这些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正是宣祥友。

从小戏痴到大戏迷

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技痴者艺必良。”从一个戏迷到一个剧种的守护者,宣祥友的庐剧扶持之路,也从一个“痴”字开始。

从小痴迷庐剧,而后学习二胡,半路出家经商,组织工会文艺演出……宣祥友的人生故事并不复杂,然而兜兜转转都与庐剧脱不开联系。往上追溯上几代,宣祥友的家中并没有什么文艺传统。出生于1960年代,父辈都是地道的农民,对宣祥友来说,庐剧的腔调和稻田的泥土气,是孩提时代难以磨灭的回忆。

和很多乡亲们一样,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庐剧迷。那个年代很多村民都能随口来一段,走村串巷的庐剧剧班更是数不胜数。

有年夏天,村里来了个小倒剧戏班,铿锵的锣鼓声召唤着宣祥友。他顿时被那清甜的“寒腔”、委婉的“二凉”给实实的迷住了。于是他跟了这戏班跑了五个村子。家里人火急火燎地足足找了他一个星期。后来是一位熟识的村民在草堆旁发现了脏兮兮的他,终于把他带到了已经急得跳脚的父母身边。为这事,一顿打骂当然是少不了。摸着被打得通红的屁股,他对着爸妈吼到:“等我长大有钱了,我要找个戏班子来我家,唱他个五天五夜!”

这番无心之语,在冥冥之中预示了《情意缘》的诞生,也宣告了宣祥友与庐剧剪不断的羁绊。

2015年,宣祥友成立了合肥雨中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属小乐队与演员,走庐剧送到了社区。合肥老百姓面对庐剧的热情是令人惊讶的。不用预告、不用张罗,将戏台架起来,一开锣一亮嗓,没过多久四面八方的人就都聚拢过来。孩子们在戏台旁穿梭嬉戏,上了年纪的戏迷坐在台下如痴如醉地聆听。一场戏两个多小时,少则千来人,多则四五千。与登上台的“大戏”不同,走进社区的戏是每个起承转合皆表明的连台戏。一部《秦香莲》有十几场,可以唱上好几天,每天都不缺少听众。

关键词:宣祥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