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音乐天地 > 音乐头条 > 正文

庐剧《情意缘》 民间剧团发展报告

2017-08-08 16:14:47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一段借古喻今的情义故事,数年坚持不懈的创作历程。庐剧《情意缘》从无到有,从合肥到北京,实现了宣祥友把戏曲带上大舞台,送出大门的愿望。作为一个地方戏种的新排剧目,《情意缘》展现了民营院团的力量,也展现了一个地方戏曲的活力。

庐剧《情意缘》 民间剧团发展报告

庐剧《情意缘》 民间剧团发展报告

从安徽到北京

2016年8月18日晚上,安徽大剧院人声鼎沸。这天晚上,新编大型古装庐剧《情意缘》在这里首演。1600余的剧场座无虚席,除此之外,还有400多名观众站着看完了整出戏。

此情此景,都让宣祥友热泪盈眶。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一个庐剧爱好者,宣祥友自创剧本、自筹资金,与多家民间庐剧院团联手排演,无论在创作历程还是舞台规模上,《情意缘》都创下了庐剧历史的首次。

媒体这样评价:“这次演出是安徽民营文艺社团的先河之作,是民营社团的抱团结晶,是为放飞‘庐莺’开门探了一下头。”从安徽到北京,是宣祥友和《情意缘》为宣传庐剧、传承“非遗”迈出的第二步。2017年8月5日,《情意缘》在北京长安大剧院与首都观众见面。

在宣祥友看来,踏足北京的这一步意义重大。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观众和专家经过了各种戏曲剧种的洗礼。“通过不同观众的反应、专家老师的点评,对这部剧进一步深造,对庐剧如何适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和时代的需要,都会有所帮助。”而《情意缘》的问世与宣祥友的尝试,也许能给庐剧和其他所有地方戏都带来启示。

一部新剧的诞生

新编古装庐剧《情意缘》讲述了一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真情故事。在起念做一部庐剧的最初,故事和剧本也是最让宣祥友犯愁的。在他看来,相比黄梅戏这些创作成体系的大剧种,庐剧的剧本一直是薄弱环节。而在原创力量短缺的今天,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剧本,宣祥友就自己写。《情意缘》的剧本经过反复修改,创作时间长达八个月。剧情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些扎实的内容为《情意缘》赢取更多受众奠定了基础。在唱腔上,《情意缘》采用庐剧西路风格,曲调高亢。为了能适应新的观众,宣祥友在音乐上尝试了新的构思,在保有庐剧风味的情况下,让平时不听庐剧的人也能接受。在舞美上,宣祥友没有选择这几年流行的“声光电”,老老实实用实景。在他看来,一味追逐新潮,并不符合庐剧的气质。

有别于传统庐剧演出的小编制、小规模,《情意缘》前后登场人物十余人,台上演员三十余人,全体工作人员更超过八十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制作”。宣祥友希望,这部剧能让那些不怎么看庐剧的人看到,舞台上的庐剧,也可以和大剧种媲美。没有资金,宣祥友及自己的雨中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没有演员,宣祥友找来了肥东县、包河区、含山县等多个民间知名庐剧团团长担任演员,其中包括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庐剧名角、肥东长芬剧团团长刘长芬。

作为一个民营剧团的团长,刘长芬对做一部新戏的艰辛感同身受。她说长芬剧团也几次想做新剧,但因为没有剧本、没有作曲而最终没能如愿。创作力量的严重短缺,成为庐剧发展面临的一个不争事实。

“地方戏曲,要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

从无到有,从合肥到北京,庐剧《情意缘》成为了庐剧和安徽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的案例。相比很多专业院团投巨资、评奖项的创作模式,宣祥友的庐剧推广之路,从基层起步,一步步走到大舞台,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模式。

庐剧是土生土长的合肥本土剧种。2006年,庐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名列“非遗”名列,然而和所有地方戏曲剧种一样,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庐剧也面临生存和传播的困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很多地方戏种一样,庐剧没有获得文化上的重视、政策上的支持,因而一直沿袭传统老路。时代在加速前行,庐剧的戏曲语言却仍然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在演出模式上,专业剧团排演的剧作,即便得奖叫好,上得了大雅之堂,老戏迷并不感冒;民营剧团仍然采取一种传统的模式来演出。这种因循守旧让庐剧演出脱离现实时代,单纯考虑老一辈观众,让年轻观众提不起兴趣。

如今大多数传统戏曲走的是一条“顶层设计”路线,依托政府政策支持从上至下推广。而宣祥友认为,传统庐剧通常以三、五人登台的小规模进行演出,讲述的故事多来源于民间生活。这注定了庐剧的“根”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地方戏曲,要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

2015年,宣祥友成立了合肥雨中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属的小乐队与演员,自公司成立以来田头串社区做了数百场公益演出。第一场下社区的演出他们送戏到了敬老院。一方面,这是老戏迷比较多的地方,另一方面,老人们行动不便,把戏送到他们眼前,是一种温暖的关怀。演出的剧目多是庐剧传统剧目,却尝试了新的演出方式,因为宣祥友想让老人们感到,庐剧一直在往前发展。

2016年开始,中央教育部提出“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合肥的中小学也把庐剧演出团体请到课堂上。宣祥友视这为推广庐剧的绝佳机会。“要敲响铿锵的锣鼓引起年轻观众的关注,”宣祥友说,“只有年轻人的加入我们的庐剧才有希望,非遗文化才有未来。”

从社区到学校,雨中语每年在基层演出达到了200场。他算了一笔账,一场戏两个半小时,倘若有政府补贴,依照不同级别从三千到四千元不等。这笔钱尚不够支付演员的演出费用。再加上购买巡演车辆、日常维护……宣祥友为此每年要个人贴补近四十万元。而此次《情意缘》晋京演出,从制作到本次晋京前后投入近五百万,这一成本让宣祥友始料未及。为了支持这部剧,宣祥友不仅自掏腰包,甚至一度考虑出售自己厂房。

地方戏种的未来

庐剧在当下面临的生存与推广状况,也是无数地方戏面临的现状。根据调研,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地方戏数量在不断减少: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其中,74个剧种只有1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处境岌岌可危,面临“团散剧亡”的局面。

与京剧、昆曲、黄梅戏在内的“五大剧种”相比,地方剧种的推广显然具有更大的难度。地方戏植根于民间并代表地域文化特色,传播范围有限。当昆曲和京剧纷纷尝试音乐厅化、小剧场化的同时,庐剧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仍然是扩大在年轻观众中的认知度。

正如宣祥友不断强调的一点,地方戏曲,应该在它理应在的位置上。相比黄梅戏的精品化、小剧场化,宣祥友推广庐剧的道路仍然聚焦于大众化。作为一个民间戏剧爱好者、守护者,如今最让宣祥友犯愁的并不在于自己的持续付出没有回报,而是以一己之力,不仅难以推动整个行业的车轮,更不得不舍弃一些机会。今年广东省艺术节邀请《情意缘》前去演出,然而巨大的开销让他不得不放弃。没有自己的灯光和技术团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民营剧团从事大型剧目排演,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相比国有院团,民营团体拥有同样的热情和干劲,却难以获得直接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对于植根于民间和本地文化的戏曲剧种,扶持民间的力量,也许就是未来的力量。

(责任编辑:郭一楠 CK001)
关键词:情意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