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星光灿烂 > 明星新闻 > 正文

《祖宗十九代》 相声思维伤害了电影创作

2018-02-27 10:37:2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说起卖丑,郭德纲及德云社弟子们以往参演的影片也往往陷入这样的怪圈,用宋丹丹在“笑傲江湖”评委席上常说的批评就是“感觉脏”,像《欢乐喜剧人》《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妖铃铃》等,利用角色形象的低俗来赚取廉价笑声。这种“脏”,说白了是一种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恶俗,创作者用凭空的想象杜撰出过分夸张的人物,并使其陷身于不切实际的情境中,在不能共情的同时,成功引起观众反感。

话说回来,我倒觉得郭老板是个明白人——毕竟选了一帮明星大腕儿给自己撑场子不是?每个人几个镜头寥寥几句台词一闪而过,什么角色不重要也记不住,观众席的孩子能开心地认出人脸叫着“贾玲!”“贾乃亮!”或许就够了。够了吗?真是把观众的审美都当学前的孩子看了。这恐怕是相声台子上惯出的毛病,得讨个吆喝,“噫”还是“吁”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场子要热闹。

总而言之,在艺术形式上,相声与电影无优劣之分,但当两者相遇,生搬硬套是绝不会产生良好的化学效应的。相声和电影原本就是两种难以转化的艺术形式,不像话剧和电影那样,同为可视化的表现形式。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视觉层面是非常低的,而电影的本质却是可视化的影像,是画面,所以两者必然隔得比较远。

再者,每一种艺术创作内容都必须立足当下的时代,国内过分多的喜剧创作者还在沿用香港无厘头那套,却不能从角色本身的困境中生发出自然的喜剧,一味为了肤皮潦草的“喜”而丢了根本的“剧”,忘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水(影评人)

(责任编辑:李劲 CK005)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