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铁饭碗”?多地推行“教师退出机制”释放什么信号?教师不再是“铁饭碗”。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发展理事会2024年工作会召开,会上解读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具体而言,对聘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聘期结束后学校可不再续聘,或降低岗位等级、调整岗位聘用。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或者安排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近两年热议的“教师退出机制”,吹皱了教师行业“铁饭碗”的一池春水。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浙江省宁波市、贵州省贵阳市、山东省平阴县等多地开始试点教师退出机制,各地退出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为什么提出“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退出机制”并非新事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为什么要提出“教师退出机制”?
宏观层面,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失调、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师范专业与教师资格证报考的持续火爆、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降以及少数教师抱有“躺平”的消极心态等严峻现实,加深了对“教师退出机制”的讨论。
此外,教育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教育目标、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政校关系、学生心态、教学管理任务量等都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教师不得不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部分编内教师试图继续“躺平”不再可能。
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缓慢回升,但升温幅度较小,江南、华南等地气温仍较常年明显偏低。明天开始,我国大部升温脚步将加快,北方气温将转为与常年同期持平或偏高的水平,南方大部最低气温将重回冰点之上。
央行官宣降准“降息”释放出什么信号?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