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羞耻症”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自己努力时感到羞愧或不安,害怕他人看到自己努力的一种心态。这种现象在学生中较为普遍,但也存在于许多职场人士中,甚至有人在爱好和特长上也倾向于营造一种毫不费力就成功的人设。这似乎是为了迎合“反内卷”和“松弛感”的社会心理偏向,同时也能塑造自己的独特性。这类群体在看到“努力羞耻症”这样的词汇后,往往会进行自我对照,寻找同类和情感共鸣。
近年来,各类有趣的症候名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例如,“冒名顶替综合征”指即使有外部证据证明个人能力,他们仍长期怀疑自己的成就,担心被揭露为“骗子”;“浮鸭综合征”形容那些表面轻松自如、实则内心承受巨大压力的人;“社交恐惧症”即“社恐”,在社交场合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明显而持久的害怕和焦虑;“成人ADHD”则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候名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更多是出于为某种情绪提供合理化解释的心态。使用者很少表现出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反而将症候视为一种标签,在社交媒体上找寻同类。贴标签并非新鲜事,但症候类标签不同于其他概括式形容词,它们具有病理化特点,即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归因于具体疾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年轻人如何将症候从病理化转向流行化甚至娱乐化,以及他们为何采用这种方式解释自我。
聪明和天赋比勤恳更有用的观点源于生活经验。尽管我们从小被告知“天道酬勤”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在成长过程中,聪明的人往往比勤奋的人受到更多的羡慕。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意识到努力未必能带来理想的结果,因此不愿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努力,以保护自己免受失败后的尴尬。此外,努力容易被打上“卷”的标签,许多人对无法融入大环境感到恐惧。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放弃努力并不能带我们逃离“内卷”困境,也无法实现期冀的目标。因此,有“努力羞耻症”的人往往同时有着“浮鸭综合征”,以看似毫不费力实则极为拼命的姿态维持现状。这种拼命背后是对“优绩主义”的追求,习惯了这种思维的人们通过努力在竞争中获胜来赢得成功,但这导致了无止境的竞争和阶层焦虑。
正式确诊为熟人羞耻症!熟人恐惧症是什么意思?怎么克服?熟人羞耻症指羞于在熟人面前展示真实自我,与熟人相处时较为拘谨,到陌生场合反而放得开。在熟人面前表现自我,有时是一件有压力的事。